在2022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中,青合新碳研究院院长蒋南青受邀担任编委,完成了第18章“碳普惠:有效实现碳中和的消费端减排机制”的编写工作。
蒋南青院长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一书中指出——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有数据显示,75%的人为温室气体是从城市产生。因此,从消费层面和和城市层面探索实现碳中和方式是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方法学和碳市场机制,特别是在个人如何参与碳中和方面。
国家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地方城市、企业和个人的参与,碳普惠,是可以有效实现消费端碳中和的新型碳市场减排机制。文中就碳普惠产生的来源概念,碳普惠和行业碳减排的关联,要素,和发展历程,以及数字化j技术助力碳中和的创新应用,提出我国探索推动城市数字化多元碳普惠机制的建议。
中国消费部门已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并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然而对于在运营使用阶段和后端处置过程中的排放,与消费者行为选择密切相关,这部分在碳排放原则中,不属于企业排放清单范围。此外,消费者个人也更希望能够参与碳市场交易,并能知道自己的碳减排量以及如何成为碳资产。更多的非控排企业以及非可再生能源企业也希望有类似自愿减排市场的机制,可以通过碳普惠市场抵消一定比例的排放指标。
生活消费端碳减排场景几乎涵盖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游、办公方面等,如绿色出行中的场景有如步行、骑行、公交地铁出行、机动车停驶、新能源汽车使用等;绿色餐饮有如点小份餐、不提供一次性筷子、光盘行动;绿色办公有如无纸化办公,线上会议;节约资源有如购买节能产品、垃圾分类、二手交易等具体场景。这些都与常规场景具有一定的碳减排量,但量分散且量小,因此,不能套用工业碳减排的核算标准和方法。
消费端量化最大的难点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不尽相同,个体所做成的行为选择无法硬性规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减排场景的碳减排量化,需要在不同的地区、企业和行业互联应用APP使用统一的科学计算方法,避免重复性和保证真实性,才可为碳普惠交易打下基础。
碳普惠的基本逻辑就是围绕公众衣、食、住、用、行、游等绿色生活场景,收集居民低碳行为数据,建立科学的方法学或者标准对行为选择所避免的排放量进行量化、核算、并记录、登记到个人碳账本中,通过市场化手段,在相关权益奖励平台上换取公益、权益、或优惠产品/券等多元权益,进而激发全社会积极行动、共建共享,建立新经济模式、新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作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闭环回馈机制,碳普惠运行需要场景、标准、数字化平台、监管机制等多要素共同支撑,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科研机构、商业、金融、公益组织等多行为主体共同参与。
2022年初,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首个《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提出了行为减排计算的原则和量化导则,并提出40多个具体的减排行为,如共享出行、临期食品、塑料包装替代材料、餐饮行业减少食物浪费等,并不断在增加。
为未来更好地推动碳普惠参与自愿减排市场, 一是推行碳减排核算标准互认规则,二是建立消费端碳普惠市场 ,三是第三方数字碳普惠平台保障数据安全、公正和透明,四是搭建可持续的社会合作网络,五是完善相关政策体系。